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12条黄金法则
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12条黄金法则
阅读是教育的重要基石。西方有些教育家甚至把阅读的重要性放在学校教育之上。然而,在我们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们可能很少被教授“如何阅读”。你懂得孩子的阅读方式吗?
今天向各位推荐泽邸教育资深阅读导师唐丽莉的一篇深度好文。
根据自己在青少年阅读领域的教学经验,制定了一系列针对青少年阅读问题的解决方案,总结出12条“阅读规律”。最后还有一个超全的分级书单,从小学到高中,建议妈妈们千万不要错过。
孩子对读书没兴趣,或只对某类书感兴趣。如何培养阅读兴趣?
孩子阅读速度太快,到底能够理解多少?该如何指导有效的阅读过程?
孩子只爱读中文书,对于英文读物会急于翻看译本。如何进行英文阅读?
第一部分:孩子阅读的兴趣到底在哪?
【问题一: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许多孩子对阅读没有兴趣,并非因为家中无书,相反,家长购置了许多中外名著,教导孩子阅读之重要性,责怪孩子怎能对阅读毫无兴趣!良苦用心之余,大家却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孩子与阅读渐行渐远。
【观点1:并非只有经典的,才是最合适的】
我们提倡孩子阅读名著。然而,既是名著,对于阅读者的要求难免颇高,如同一位智慧长者,高高在上;而站在阅读殿堂大门外的孩子所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位亲切和蔼的伙伴,牵起他的小手,一同去探索一个新的世界。
孩子和成年人以完全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只有适合孩子思维特点的书才能够成为启迪兴趣的原动力。从我们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来看,很少有孩子会抗拒那些如《哈利波特》等真正优秀的儿童读物。
【观点2:找到一本“全垒打书”,就能爱上阅读】
美国学者Trelease(2001)认为,只要一次美好的阅读经验,就可以造就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他借用 Fadiman(1947)的《全垒打》一词,把这样的一本书称作“全垒打书”。
工作中我和孩子们发现了许多“全垒打书”:读George Orwell的《动物农庄》,开启了孩子独立思考之门;读Michael Morpurgo的《柑橘与柠檬啊》,让七年级的男孩潸然泪下;读Ian Mc Ewan的《梦想家彼得》,让孩子深感于想象力的无穷力量。比起《战争与和平》这类如雷贯耳的名著,这些书对于孩子们来说才更加深入他们的心灵。
【观点3:选书是培养阅读兴趣80%的重要性】
选书,是我工作中一个永恒的话题。
选书不易。这些年我为孩子们选到了很多他们喜爱的好书,但每次接触一个新的学生,我依然会花很多精力来选书。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动态过程,不同阶段的兴趣发展的特点各有不同。从小学到初中、高中阶段的孩子是身心发展变化最快的阶段。
他们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物的探索还处于萌芽阶段;他们兴趣是分散的、冲动的,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是片面的、肤浅的。
因此,每选定一本好书,都承载着为他们答疑解惑,甚至开天辟地的重任。每一次选择都是出于对他们的细致观察,基于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又希望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震撼。
【观点4:选择合适书籍的五个原则】
恰当的选书,就会成就一个孩子的阅读。但选书的确是一件复杂的事,如果将通用的依据归纳起来,大致可以有以下五方面:
1、类型合适(历险,奇幻,家庭,校园…)。
2、思想略高出当下理解水平。
3、语言难度适中。
4、出版社正规。
5、篇幅不宜过长。
选书的过程如同试图去窥探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那是一次充满着不确定的冒险。所以,如果你已经成功地让孩子爱上阅读,不妨时常带他去书店或图书馆吧,把这项伟大而困难的任务交给那个最合适的人去完成,而我们不妨去充当一个谦虚的向导。
【问题二:孩子只爱单一类型的书,怎么办?】
喜欢上阅读的孩子也许只喜欢某一类型的书,例如科技书籍,或者侦探类图书,对其他类型毫无兴趣。那么孩子的阅读,甚至孩子的性格会不会因此而走上极端呢?我们该如何保证孩子阅读兴趣的正常发展呢?
【观点5:阅读也有“敏感期”】
大家一定听说过“敏感期”的理论。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儿童早期教育研究中曾提出“敏感期”理论,即儿童在某一时期表现出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特别敏感或产生一种特殊兴趣和爱好,学习也特别容易迅速,是教育的最好时机,所以也称为“敏感期”。
阅读也有敏感期。在成长中的某个阶段,孩子也许会非常痴迷于某一类书,从小学到高中,最常见的依次是童话故事,玄幻小说和校园文学。实际上,我并不认为在一个特定阶段单一领域的阅读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发展,更不赞同家长对孩子的阅读内容横加干涉。
来看看蒙台梭利如何解释“敏感期”出现的原因:一种飞蛾在幼虫阶段对光线十分敏感,不停地向光运动,而正是因为这种敏感,使它能够钻出洞来,吃到树梢的嫩芽。当它成长到一个阶段,破茧而出了,这种对光线的敏感性立刻消失了。
这个理论同样可以解释孩子在特定时期的阅读偏好,这是他们成长的需要,如果刻意约束,必将影响孩子思想和心理的正常发展。
孩子对阅读有本能的需求。处于儿童期的孩子对世界万物都怀有强烈的兴趣,而阅读正好迎合了这种需要,使得孩子的好奇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地得到满足。
不仅如此,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孩子的求知欲会被进一步激发。只要孩子真正喜欢阅读,他就一定是在严肃地思考书中的内容。而这种思考,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到了一定阶段,孩子将不再需要某类曾经痴迷的书,很少有初中孩子还喜欢阅读童话故事,也很少有大学生还喜欢魔幻小说。但孩子对书中问题的思考将会延续到其它领域。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认为,正是成年人对孩子自以为是的约束行为,才是导致孩子对事物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据我观察,但凡在阅读环境宽松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阅读兴趣不但没有误入歧途,反而能够博览群书,通文达艺,形成了良好的阅读积淀。
【观点6:自由阅读奠定语言基础】
不要对孩子的早期阅读过多限制,还基于另一个重要原因。阅读的初期,孩子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来接触文字,从而刺激语言的发展,拓展思维的疆域,奠定思想的基础。语言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媒介。语言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认知能力。
世界著名语言学家Stephen D. Krashen 在他的《阅读的力量》中提出“自由自主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FVR),指的是纯粹因为想阅读而阅读,不需写读书报告,也不用回答章后的问题。若是不喜欢这本书了,也不必勉强读完它。
Krashen教授指出:“FVR是非常重要的语言学习方式,是达到语言流利水平的基石。若是少了FVR, 很难获得高阶段的语言能力。”他经过大量研究得出结论:“我主张的是,其他刺激语言发展以及提升语文能力的方法都不如FVR有效。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美国青少年教育专家Rafe Esquith曾设计了一份只有三个问题的阅读测验:
1、你是否曾因为老师教得很无聊,又很想看完手上正看到一半的书,而在上课时偷偷看藏在桌子底下的书?
2、你是否因为边吃饭边看书而被骂?
3、你是否曾在睡觉时偷偷躲在棉被下看书?
他的结论是:凡是以上三个问题都答“是”的孩子,注定一辈子爱看书。可见,连Rafe老师也没有担忧孩子会因此误入歧途。
如果孩子尚未发现阅读之美好,那么,请与他选书!
如果孩子已经爱上阅读之愉悦,那么,请给他自由!
第二部分:阅读的枷锁
【问题三:如何指导孩子的有效阅读】
阅读兴趣养成后,父母常常担忧孩子的阅读质量。如果孩子的阅读速度太快,他对书中的内容到底有多少消化?应该如何和指导阅读过程和进度?很遗憾,父母再一次以无微不至的关爱带给孩子不能承受之轻。
全世界对于阅读最专业和前沿的研究结论告诉我们:
1、阅读是“教”不出来的。
2、阅读是可以有效“引导”的。
【观点7:阅读是“教”不出来的】
美国图书馆学教师Susan Rosensweig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Stephen D.Krashen借用Csikszentmihlyi(1991)的心流(flow)研究给我们提供了根本性的解答。
实际上,阅读的过程,就是一种心流活动的过程,是一种非常主观的状态,是无法被他人把控的。“心流是当人们专注而轻松地投入某种活动时所达到的一种心理状态。当人们处于心流状态时,日常关注的事,甚至是自我的感觉就会消失,对于时间的感觉也改变了,活动以外的其他事情都觉得无关紧要。” (摘自《阅读的力量》)
可见,父母希望监控孩子的阅读过程,就如同将流水塑形,必将无果而终。
无论是我们希望强势改变孩子的阅读节奏,还是严格控制他的阅读过程,都是不现实的。那么在帮助孩子提升阅读能力的道路上,除了选书以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实际上,家长在孩子的阅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相当重要的。
【观点8:阅读是可以被有效“引导”的:第一在于理解修辞】
对于一本好书来说,片段乃至通篇的精读,十分必要。而精读的落脚点就在于分析修辞。亚里士多德说:“修辞与辩证法匹配,所有的人几乎都要用到它们,因为每个人都要试图讨论问题,确立主张。”修辞就是以语言作为手段来影响读者或听者为其目的。或是掩饰意图,或是吸引注意,或是加深印象,或是增强抒情。以往对修辞狭义的理解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实际上,这些修辞手法仅属于美学修辞的范畴。所谓美学修辞,是运用想象和联想通过辞格来唤起生动的意象,使语言文字新鲜活泼,发挥更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取得艺术性的表达效果。而广义的修辞还包括交际修辞,交际修辞在阅读中无处不在。交际修辞,在内容表达上偏重于炼字煅句,在型式结构上偏重于严谨妥帖,总体上讲究逻辑思维,以有效地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在阅读中,体会词语的恰当使用,感受句型的表达效果,理解行文的感情色彩,领悟作者的言外之意,这些统统要靠分析修辞。可以说,修辞是语言智慧的体现。理解修辞,既是提升语言智慧。
【观点9:阅读是可以被有效“引导”的:亲子讨论,激发思考】(妈妈们必看此段——米爸注)
对于一般的家长来说,精读指导和研究修辞未免要求过高,但亲子阅读是大部分家庭都可以实现的操作方式。
亲子阅读,与孩子讨论书中的内容与思想,是促进孩子的心智成长捷径。顺带说一句,很多孩子到了中学阶段和父母交流的话题就不多了。亲子阅读也给父母与孩子交流提供了好机会。
美国学者Mortimer J.Adler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谈到阅读积累渐进的四种层次,层次间进阶的关键就在于阅读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书。对于孩子来说,如果能够和比自己阅历丰富的人一起探讨书中的内容,必然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理解,促进他们的成长。讨论有助于孩子积极思考,提出问题,主动阅读。阅读得越主动,读得就越好。
当孩子们阅读一本感兴趣的书时,这种相互提问式的阅读和讨论往往是十分热烈的。当我和孩子们阅读《动物农场》时,我们常常讨论,如果Snowball没有被Napoleon赶走,动物农场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
探讨这个问题,将会引发孩子去思考政治的本质,思考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针对某些带有争议性话题的书,鼓励孩子去思考赞同还是反对作者的观点,并有依据地陈述自己的想法,孩子的心智就是在这样的讨论和思考中成长起来。
有效的阅读引导,不是检查孩子今天读了几页书,不是测验孩子记住多少情节,不是强制孩子完成一个阅读任务,而是引导孩子体会语言的精妙,是启发孩子感受思维的乐趣,是留给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间。
第三部分:英文书的密码
【问题四: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英文阅读】
许多家长苦恼于孩子爱读中文书,但不爱读英文书。这时,强行规定孩子阅读只会使孩子更加讨厌英文书。
【观点10:英文阅读起初是一个困难的解码过程】
事实上,母语阅读(中文阅读)和第二语言阅读(英文阅读)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第二语言习得”这一专门学科对其进行过深入研究。简单地说,首先,孩子在阅读中文书时,他所生活的中文语言环境已经给他奠定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而当他阅读英文书的时候却缺乏必要的词汇语法构架。
其次,中文阅读可以由强大的中国文化背景辅助诠释,而英文阅读缺乏这种文化背景来支撑理解。最后,当孩子进行中文阅读时他的思维是单一一种语言,而当他进行英文阅读时,他的思维会在两种语言之间回旋。
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母语为中文的孩子在阅读英文书时面临着强大的语言障碍,他们当然不会对英文阅读产生自然的兴趣。英文阅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触发点,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最可能使他们对英文书产生兴趣的动因是找到英语阅读的成就感。
运用已经学到的语言知识去理解新的英文材料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发他们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语言知识。一个有效的方法是,下功夫精读一本原版书,读透书中的所有词汇和句子,这就是英文阅读的引爆点。
【观点11:第一本英文原版书的通透阅读至关重要】
读透一本书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莫过于反复多遍地读。中国古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虽然多遍阅读,每遍的侧重要有所不同。实际操作中,我主张以三遍为准:
第一遍:通读,注重情节,划生词、难句,但不查字典;
第二遍:查字典,高清词义及用法,分析句意;
第三遍:再次流畅阅读,留意生词在上下文中的用法,重新理解难句。
其中每一遍的阅读方法都可以反复进行。
但是这个方法不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的阅读积累还不够,阅读兴趣需要进一步培养。在我的教学中一般给7年级以上的孩子使用。低龄的孩子可以从《神奇书屋》等简单的儿童读物或简写版读物开始阅读。
【问题五:阅读英文书要随时查字典吗】
大家经常要问阅读英文书的时候要不要随时查生词?我想说一点原则:不要影响阅读兴趣。对于年龄偏低的孩子,不建议在起初阶段使用生词过多的材料,(每页生词量不宜超过5个)。
而对于已经有了一定学习动力的中学生而言,如果希望在短期内提高单词量,也可以选择一本生词偏多的书来做精读(每页有10个左右的生词)。然后按照上述的三遍阅读法来操作。最近有两个初二的孩子在读完一本《动物农庄》后就掌握了800多个新单词,英文水平立刻更新了一个高度。同时,这样的进步,给她们带来了更大的阅读动力。
对于查字典的问题,我们还建议大家可以用kindle或其他的电子书。这些基于触摸屏的翻译技术,可以让孩子把单词的障碍减低到最小。
【观点12:语境词汇】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死记硬背单词的效果是很差的。因为,遗忘的速度往往快于你的记忆。缺乏语境的单词背诵,看似捷径,其实不然。很多孩子一本单词书背了一年,一半都记不住。
对于单词来说,只有在文本中,才有生命力。在语境中学习单词,以阅读来提高词汇量,以词汇量的提高来促进阅读,这也是阅读对于学习单词的强大而不可代替的作用。
我建议“荧光笔阅读法”,就是把生词用荧光笔直接标注在书里,用于检查和复习。和单纯记录在笔记本上比,可以让单词记忆有更丰富的背景。
【结语:我们为何阅读?】
哈佛大学文学教授Harold Broom撰写过一本探讨阅读的书《如何读,为什么读》,书中这样写到:“我们读书不仅因为我们不能认识更多的人,而且因为友谊是如此脆弱,如此容易缩减或消失,容易受时间、空间和种种心情的影响。”而阅读,“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今中外圣人贤哲敞开心扉地对话”。
孩子们,我们一起阅读吧。
英文阅读分级书单:
(注:红色标注书籍为“全垒打书”)
☞ 小学必读书
1、书虫1-6级
2、Charlotte’s Web 《夏洛的网》
3、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4、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 《纳尼亚传奇》
5、Little Prince 《小王子》
☞ 小学选读书
1、The Magic TreeHouse 《神奇树屋》
☞ 小学选读书(女孩类)
1、Daddy Longlegs《长腿叔叔》
2、Sahara Special 《特别的女生撒哈拉》
3、Ella Echanted 《魔法灰姑娘》
☞ 小学选读书(男孩类)
1、The Cricket in Times Square 《时代广场的蟋蟀》
2、Pippi Longstocking 《长袜子皮皮》
3、The Phantom Tollbooth《神奇的收费亭》
☞ 初中必读书
1、Animal Farm 《动物农庄》
2、The Story of Mankind《人类的故事》
3、The Alchemist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4、Sophie’s World 《苏菲的世界》
5、Gulliver’s Travels 《格列佛游记》
☞ 初中选读书(情感类、女生类)
1、The Great Blue Yonder 《天蓝色的彼岸》
2、Private Peaceful 《柑橘与柠檬啊》
3、The Book Thief 《偷书贼》
☞ 初中选读书(男生类)
1、Hatchet 《手斧男孩》
2、Ender's Game 《安德的游戏》
☞ 初中选读书(传记类)
1、Steve Jobs 《乔布斯传》
2、Oprah 《奥普拉传》
☞ 初中选读书(科幻类)
1、A Wrinkle in Time 《时间的皱纹》
2、Percy Jackson(1-5)《波西杰克逊》(1-5)
3、The Hunger Games 《饥饿游戏》
4、Time Machine《时间机器》
5、The Lord of the Rings 《指环王》
6、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7、Frankenstein 《弗兰根斯坦》
8、The giver 《记忆传授人》
☞ 初中选读书(情节小说)
1、Holes 《别有洞天》
2、Inkheart 《墨心》
3、The daydreamer 《梦想家彼得》
文章来源网络
作为少儿国际教育品牌,VIPKID始终在教育理念和经验上不停探索,在不断的接触和学习中,小编经常会读到一些国际教育相关的优质好文章。每次读过之后都深有感触,收获颇丰。今后,小编在微信平台中,除了会发表VIPKID自己的原创教育研究成果之外,还会不定期推送一些实用性,可读性强的好文分享给粑粑麻麻。如果您有什么关注的教育话题,也请随时在微信后台与我们交流,我们会更有针对性的挑选文章满足大家需求。
版权声明
本站提供的网络服务中包含的任何文本、图片、图形、音视频等原创性内容和资料均受版权、商标或其他法律的保护,未经相关权利人同意,任何人不得在任何媒体直接或间接予以发布、播放、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出于播放或发布目的改写或复制发行或者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同时本站尊重原创,支持版权保护,承诺积极打击版权侵权行为。
若您认为本网站所提供的任何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予以删除等处理。侵权投诉通道:IP@vipkid.com.cn ,请您在投诉邮件中写明如下信息:
(1)被诉侵权的内容或文章的链接;
(2)您对该等内容或文章享有版权的证明资料;
(3)您的联系方式。我站会在接受到您的通知邮件后十四个工作日予以答复和处理。
相关推荐
- 爸妈们注意啦,千万别让孩子看动画片《小猪佩奇》!!! 真的有毒啊…
- 资深教师总结:幼儿英语教学技巧有哪些
- 爸妈必读!!孩子同时学"汉语拼音"和"自然拼读",真的会记混吗?(结尾有奖)
- 「爸爸去哪儿5」主题公开课:让你家娃的英语,甩开陈小春和吴尊的孩子几条街!
- 《爸爸的假期》抢票倒计时!
- 潜伏在胡同里的英语教育"小军团",能够成功少不了TA?
- 潘石屹:听过他讲地产谈摄影,听过他读诗吗?今天他读给你听
- 潘杰客:孩子,当你做每次人生选择时,希望能想起我读的这首诗...
- 【漫画图解】原来我家宝贝适合这种外教!!!
- 演三明治、扮洒水车…外国人的万圣节,你和孩子猜不透!(文末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