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低年级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如何帮孩子“对付”自己不擅长的学科,尤其在低年级的时候。在二恩妈看来,先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最重要的事。以帮女儿学数学为例,二恩妈分享了如何引导孩子克服恐惧,如何打开课堂之外的数学世界,以及吸引孩子主动做数学练习的故事。
最近在为女儿进入Teenager,读了Sean Covey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Teens》。书中把Be Proactive--积极的态度,摆在了好习惯的首位。
Habit 1, Be Proactive, is the key to unlocking all the other habit and that’s why it comes first.
Habit 1 says “I am the force. I am the captain of my life. I can choose my attitude. I’m responsible for my own happiness or unhappiness. I am in the driver’s seat ofmy destiny, not just a passenger!”
翻译过来,意思大致如下:
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这是开启其他好习惯的钥匙。
第一个习惯的意思是:“我是力量。我是我生命中的船长。我可以选择我的态度。我对我的快乐与难过负责。我是我命运的驾驶员,而不仅仅是一名乘客!”
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也是成年人很难做到的一个习惯。所以更应该在孩子十几岁的时候,引导他,帮助他建立起这样良性循环的思考习惯。善于学习的家长在帮助孩子理解这个概念的同时,也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和孩子一起进步。一旦你看待事物的角度和习惯变得积极正向了,相信人生也会变得不同。
我试着帮助7岁的女儿理解这个习惯。事情是这样的:
上一年级不久的一天晚上女儿睡前哭着问我,妈妈为什么每个小朋友都要学数学?为什么我的数学不好?我不喜欢X老师!她说我笨,加法都做得那么慢。
我讨厌数学,我不要再上数学课了。
看着女儿睡着了还在抽泣的样子,我认真地列下了以下问题和她讨论,并事先准备好了一些要和孩子分享的内容:
什么是数学?
首先,数学不是简单的加减法。数学的世界很大的。还没有进门就退缩了。那就失去了了解数学之美的机会。
为什么要学数学?
数学是科学的基础,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老师的态度,是否应该影响你学数学?
先引导孩子思考:妈妈从来不觉得你笨,你自己觉得哪?那为什么加法做得慢?老师这样说是为了让你讨厌数学,还是希望你好好学加法哪?究竟是你学数学还是为了让老师觉得你聪明那,还是真正去了解数学是什么那?
当然问得时候,我是循循善诱的。为的是让孩子理解如果只是因为数学老师对你的态度,所以就放弃好好学习数学,这是你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数学老师的。
如果数学必须学,是否应该去思考下这是什么,怎样能帮我学得好又快哪?在孩子认识到学习数学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要求每天练习一些加减法。
我又和数学老师沟通了一下表明态度,我们上学前在数学方面的确没有做好准备,现在开始会重视的,并希望老师多鼓励鼓励孩子。
同时购买了一些数学绘本帮助孩子去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孩子特别喜欢的有:《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数学帮帮忙》这两套。虽然简单,但是我希望孩子明白,数学真的不只是加减乘除。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你自己的态度应该积极正向。学会对自己的学业负责。
最有趣的是孩子看了数学帮帮忙系列中《马可的零用钱》后,特别感兴趣,在我的帮助下,分析自己遇到的数学困难,设计问题做了几个条形统计图,统计的数据有:班级里25个小朋友开始练习加减法的年龄分布,25个小朋友每周额外数学练习的时间分布,25个小朋友对数学的喜好比例,还自己总结出数学学得好的小朋友通常都是:
1.上学前开始学习数学的小朋友
2.在数学上投入时间多的小朋友
3.喜欢数学的小朋友。
现在开始,女儿每周主动要求做些加减法练习,要求我给她讲数学故事。为此我也囤积了更多的数学绘本。我相信最重要的并非是数学成绩,而是对待事情的态度,学会为自己负责的态度。
对大部分上了学的孩子来说,学校里老师的态度对她们的影响甚大。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很幸运的碰上好的老师,或者说喜欢你的老师。所以,在学生时代,学着积极地面对可以理解为孩子对自己的学业负责。
我也始终相信对每个人来是说,命运是你自己创造的。教会孩子真诚地与人为善,努力地去体验,经历。孩子并不一定要成为最优秀的,但希望学会了解自己,扬长避短,积极地生活,快乐幸福,足矣。
作为少儿国际教育品牌,VIPKID始终在教育理念和经验上不停探索,在不断的接触和学习中,小编经常会读到一些国际教育相关的优质好文章。每次读过之后都深有感触,收获颇丰。今后,小编在微信平台中,除了会发表VIPKID自己的原创教育研究成果之外,还会不定期推送一些实用性,可读性强的好文分享给粑粑麻麻。如果您有什么关注的教育话题,也请随时在微信后台与我们交流,我们会更有针对性的挑选文章满足大家需求。
本文作者二恩妈,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
本站提供的网络服务中包含的任何文本、图片、图形、音视频等原创性内容和资料均受版权、商标或其他法律的保护,未经相关权利人同意,任何人不得在任何媒体直接或间接予以发布、播放、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出于播放或发布目的改写或复制发行或者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同时本站尊重原创,支持版权保护,承诺积极打击版权侵权行为。
若您认为本网站所提供的任何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予以删除等处理。侵权投诉通道:IP@vipkid.com.cn ,请您在投诉邮件中写明如下信息:
(1)被诉侵权的内容或文章的链接;
(2)您对该等内容或文章享有版权的证明资料;
(3)您的联系方式。我站会在接受到您的通知邮件后十四个工作日予以答复和处理。